2022年4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及七+5公益设计组织联合主办,广州设计周协办的论坛活动:「出嚟倾」×「七+5」之“七+5=10²”在文立方哲品热烈开倾。本次「出嚟倾」作为协会十周年成立系列活动,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携总会秘书处应邀出席,并联合同样成立十周年的「七+5」公益设计组织,一同为大家带来这场富有意义、诱发深思的设计师公益设计分享论坛,用设计传递善意,用设计承担社会责任。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执行秘书 李芯、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理事-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员-卓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 韦杰,共同担任主持人。
■ GDA介绍
活动开始,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秘书长-广州市柏舍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国强向现场来宾介绍了GDA的协会概况及今年的活动规划,并邀请更多设计师朋友加入GDA,共同打造更多优质有趣的内容。
■ 项目分享
在简单介绍之后,分享环节正式开始。
首先,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会长/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员-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 谢英凯 和七+5公益设计组织现任会长-石川设计创始人 石川共同上台为大家介绍七+5公益设计组织的概况。
谢英凯为大家分享了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立的原因,以及组织的发展历程。石川也为大家分享了加入组织以来的经验以及个人的心路历程,设计师做公益,就是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石川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10年来,七+5公益设计组织做的项目情况。让现场的观众对七+5公益设计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员-东意设计创始合伙人 肖毅志给自己的定义是:公益的践行者。多年来,肖毅志以设计师/小管理/志愿者/义工等不同身份,介入了大大小小共几十个公益项目。
2014年,肖毅志正式加入七+5,为公益设计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上,肖毅志主要分享了西湾和苑垃圾站的改造项目,项目以设计力量介入,改造经济适用房配套的垃圾站,既要满足居民日常垃圾处理的需求,同时承载更多的公共活动、社区融合。因此,在这个项目上,做了设计和措施的介入,艺术装置、活动的介入,创造了许多公共设施上的创新,形成一个和社区融合同时解决公共问题的设计。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理事-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员-加减智库联合创始人 胡彦带来他对于设计和公益的思考。他认为,公益不等于慈善,公益是公共与利益的结合,而公共利益指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更包含文化、思想观念的普及。向社会表达善意,以设计为善。公益必须持续地去做。
胡彦分享了《炊烟》项目——沙埔村宴龙舟展览馆,这个项目除了建筑的改造以外,还需要设计师赋予建筑使用的场景,也就是说,从设计介入来做公益,除了空间的呈现之外,还有情感的重塑,另外还需要在形式和使用方式上具有先锋意义。沙埔村拥有独特的村宴文化和龙舟文化,在地研究之后,决定以把村宴龙舟馆作为村宴的公共厨房,解决村民以往露天做饭的问题。烟火气作为切入点,让炊烟的仪式成为把村里人聚集起来的讯号。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会长-七+5公益设计组织成员-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 谢英凯提出“以治愈系设计承载生活的温度”,慈善不等于公益,而设计能带着善意的态度和生活的温度走进公益。
谢英凯在现场分享了沙埔村的民宿项目。项目前期经过对附近村落的走访以及对村民做了大量的调研,结合村子的历史肌理和村民对于空间的实际使用需求,来做项目的规划,最终形成体量融合、游街穿巷、高低错落的建筑。
■ 嘉宾讨论及观众交流
主持人把七+5公益设计组织到场的9名成员邀请上台,开始讨论交流环节。这个环节大家纷纷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组织成员共同讨论。
Q1:七+5的设计方案都做的很好,那么怎么落地呢?
谢:其实像沙浦村的项目,村委书记是很认可我们设计的价值的,并且也把设计方案在村里进行公示,在村民中没有反对的声音。
肖:在落地层面,会遇到三个问题。第一,设计师和村民标准的落差,这里会涉及到公民教育的问题,也就是沟通问题。第二,技术的问题,第三,投资的问题。其实公益设计更多的是多方资源的整合。
胡:做公益不等于扶贫。现代公益项目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将来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不一定是土的,落后的,这也涉及到刚刚分享提到的“思想、概念的传播”问题。
Q2:关于海报的设计诠释?
石:不知不觉做了十年公益,过程中有很多困难,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充分认知到社会的多元复杂性,还是要面对到具体一个个的问题。
这十年做的还算少,这场活动是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更多的交流讨论,所以海报上出现了很多留白,相信以后会有更多设计和项目,更好的对公益思考产生,所以我们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
Q3:七+5设计师本身是以非盈利性去接项目,如何界定公益项目,你们是怎么进行筛选的?
肖:项目标准:以公共利益为判断标准,能否运作、广告效益等都应该放在公共利益之下,要做对大众有利的项目。
石:有原则上来说,是公益效应的价值,回到最基本的点,公益设计不代表免费设计,这是两个概念。我们相信我们的专业性能带来平方以上的价值,我们的介入能让一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谢:什么项目不做?商业项目要按商业收费。如果项目是盈利的,不是针对大众利益的,是针对招商等商业行为的,那七+5任何成员都可以做,但会以商业项目的方式去介入。
韦:怎么样让合作方很善意的理解我们的善意?这是特别难的。因为他们都会觉得我们是带有商业目的性的去做公益。这是我们会觉得委屈的地方。
Q4:如何持之以恒地做公益?怎么看待公益的可持续性?
郑:公益的可持续性,展开来讲:在公益项目中,设计师的角色一直处于相对隐形,甚至缺失的状态。设计师在商业项目的角色是放大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公益项目中,设计师的功能价值或者说带来的附加值,很多时候不容易被委托方或者公益组织认可。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些公益项目首先要去找设计师来介入。
其实七+5组织在做的事情其实是不断定义,和不断去让有限的公众范围内可以更清晰地认知到设计师其实在公益项目中起到的角色的作用。所以回归到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时,设计师的话语权和作用相对有限,它主要在于投资方基于什么样的初心,第二个是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资源去执行。所以设计师只能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做公益,尽可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延伸项目的使用场景。
孙: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把设计的善意传承下去。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抱着一颗怀有设计善意的心,所谓的志同道合走到一起,坚持到现在。我们也希望把这份设计善意传递下去,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设计能力,去帮助可以帮助的更多人,也希望更多人通过七+5组织能发现我们,让我们去帮助他们。我们的初衷还是要保持这份善意,坚持下去走得更长久。
易:我是今年刚加入七+5的,这个组织真的很棒,我记得12年的时候,七+5第一次搞厕所展,那时候我觉得善意、公益,可持续性的表达应该是“被看见”。除了公益项目外,我们还有做其他一些“被看见”的事情,包括策展、品牌设计和推广上面的事情,所以可持续性,应该是有一个系统的,有商业、有生命力、有延伸性的一个整体机制。
作为我个人,加入七+5,我在其中做一点点东西,它已经是可持续性的,它能被第二个人看到,第三个人看到,被身边的人看到,就已经很棒了。
叶:过去农村做公共项目,都是村民中做土木的人,请个画图员帮忙把项目大致的样子画下来,没有模型,没有尺寸,直接就开工。90年代是这样,2022年了,这个方式依然没有改变。
设计的角度,在公益项目当中其实是用一个更加高效、有效率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公众问题。这些部分其实是需要被设计的,这部分来自于设计师对商业项目参与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商业逻辑,萃取这些商业逻辑的精华部分,落到一些公益项目上,让它更有效地解决公共利益问题。公益在当前环境下,需要有一个组织,去做“被看见”的事情,然后吸引更多人参与、推进,形成循环,。在这之前有一群人需要去做“Believe to see”,相信以后才能被看见。
今年是我们尝试去撬动这个势能的第一年。
Q5:今年是七+5的十周年,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七+5的愿景。
易:年年有今日
叶:岁岁有今朝
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石:未来的十年希望会有更多人和资源加入我们,一起创造公益设计上更多的不可能性。
谢:祝我们在座的都长命百岁,七+5也长命百岁,这样才能做更多的公益。
胡:七+5从规划、建筑、室内、产品,包括前端的商业策划、品牌、平面,到媒体运营、输出,几乎全部资源都有,我期待能有一个机会,把我们整体化的、全专业的、去做一个整合,“公益服务一条龙”
韦:道阻且长,唯用一心。
郑:今后在面向大家做分享的时候,有更多落地项目来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成绩。
孙: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将这份设计善意保持下去,我们也求理解,求支持,求关注。
■ 活动总结
活动的最后,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会长 谢英凯为本次活动做结语,「出嚟倾」是GDA重要的IP活动,包括很多跟设计相关的分享。GDA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比如会员的走访,私董会,自驾游,帆船队等活动,我们希望有更多未来生活方式的传达者,更多“斜杠青年设计师”能尽快、尽量、尽早加入我们!
本次「出嚟倾」活动,GDA联手七+5公益设计组织,分享设计师参与社会公益中付出与收获,也身体力行地影响更多设计师和社会中资源投身到社会公益,以设计的微薄力量,做更多能“被看见”的事情,来撬动更多的势能一起,为公益行动起来。
最后特别感谢以下单位对本次论坛的支持:
协办单位:广州设计周
合作媒体:设计联
供应商俱乐部成员:中贝建材(乐家)
供应商俱乐部成员:忠创智造
场地提供:哲品茶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