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 广东建设报关于“戛迪杯”的报道
协会动态
广东建设报关于“戛迪杯”的报道
广东陈设设计具有独特优势
   □ 文/广东建设报记者  陈璐   谈健 
□ 图/陈璐
  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提升,随着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近年来,陈设艺术在设计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陈设艺术是指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根据环境特点、功能需求、审美要求、工艺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出高舒适度、高艺术境界、高品位的理想环境的艺术。作为始终走在开放前沿的广东,陈设艺术近几年在广东的发展十分迅猛。不仅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陈设艺术协会,更涌现出了一大批陈设艺术设计师。
  近日,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主办的 首届“戛迪杯”陈设艺术设计邀请赛评出了各个类别的陈设设计大奖,广东省陈设设计精彩纷呈。记者专门采访了两位担任此次大赛评委的著名设计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山田组总设计师吴宗敏,以及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崔华峰。在两位大师看来,陈设艺术在广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们则指出,与空间的紧密配合、独创性、故事性等要素必将更加凸显。
     A广东陈设艺术具有先天优势
陈设艺术是从室内设计领域细分出来的一个全新领域,其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崔华峰指出,陈设艺术这个话题,是在设计师在做空间设计的时候延伸出来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在一个空间中真正能讲述故事的,是放在空间中的家具和物件。但事实上,普遍来讲,能真正读得懂空间的人,其实是不多的。大家能读懂的是放在空间中的物件、家具。”崔华峰解释说。
  在崔华峰看来,此次“戛迪杯”陈设艺术设计邀请赛的举办正让大家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因为大家都注意到了陈设是在空间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大家都能读懂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使得陈设艺术具有了更广泛的普及性。”他说到。
崔华峰
 不仅如此,看待广东的陈设艺术水平,崔华峰指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实际上,陈设艺术的关键是空间中的家具和物件,而这两样是需要制造的。如此来看,广东恰好是制造大省,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无疑为广东陈设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崔华峰观点相同,吴宗敏通过总结自己作为一线室内设计师的切身体会,更融入自己多年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感悟指出,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陈设艺术都体现在购买、组装、批发、摆设等层面,但是广东的陈设艺术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广东在原创陈设艺术设计上,已经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大师。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对空间的把握,已经从原来浅表性的软装深入到‘轻装修重装饰’,有理念、有主题的方向。”吴宗敏告诉记者。
吴宗敏
  总结广东陈设艺术目前的水平,吴宗敏也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归纳了广东陈设艺术在国内各省份中的“三大亮点”——“我认为,广东陈设艺术的水平能代表中国内地所有省份中,最先进的水平;广东陈设艺术也是目前全国陈设设计行业最具代表性、最具有创新性,最能代表目前中国潮流方向的主力军。不仅如此,广东还拥有在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协会——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它也是目前国内成立最早、最专业化、行业覆盖广、活动最多、影响最大的陈设艺术协会。”
  B首创全国省级陈设艺术协会
  诚如吴宗敏所言,早在2012年7月,全国陈设艺术行业唯一的全省性法人社团——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对此,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执行会长胡小梅介绍到,协会自成立之初,就将“为广东地区从事空间陈设设计、陈设饰品设计、饰品生产经销企业搭建交流,整合的平台”作为己任,力图推进广东乃至全国空间陈设艺术业的发展。
  正如胡小梅所言,陈设艺术拥有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其中包括空间陈设设计、产品原创设计、产品生产、经销、展示等诸多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有互动有交流的平台,对于陈设艺术行业的企业或者设计师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我觉得在广东省陈设艺术领域,有这样性质的一个协会和赛事,真的是很好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作为此次大赛金奖获得者的陈励文如是说道。
  实际上,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陈设艺术行业,无论是相关企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是企业规模、管理体制、认识观念、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陈设艺术协会,广东陈设艺术协会成立至今,也在制定行业规范、公约以及陈设设计收费标准、会员手册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面对行业内从业员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协会也一直不断举行论坛、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活动,以逐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陈设协会虽然是一个新的协会,但有着多年装饰行业工作的经验沉淀和行业资源的积累,面对陈设艺术新市场,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工作,这次大赛也是对我们的工作检验。”总结协会的工作,胡小梅曾如是说。
  C未来——陈设艺术涵盖范围应是广泛的
  在良好的开端和诸多优势下,广东陈设艺术未来的发展,大家都表示看好。同时,他们也强调,陈设艺术的范围应该涵盖了广泛的艺术种类,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将范围变窄。
  “我认为,陈设艺术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大有前途。通过此次参赛的作品,我们就能看到,陈设艺术的范围是很大的。原来我们的行业很窄,未来我们应该把它扩大化。”吴宗敏指出,在未来的空间设计中,任何设计不能替代陈设艺术设计。“比如服装设计,其本来的功能就是保暖和美化,但因为人是空间里面活动的,所以服装设计也是要和空间联系在一起,考虑什么场合配什么衣服合适。再比如,家具、灯饰、窗帘、低碳、电器等等,每个领域在陈设艺术设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解释说。
  作为大赛金奖的获得者,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励文告诉记者,在陈设艺术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出现之前,她对自己的职业总是难以定位。“因为我从事的内容很多,即做室内设计也做产品设计,同时也绘画等等,好像什么类型都涵盖一点。所以,以前有人问我职业是什么的时候,感觉‘设计师’并不是很贴切。现在看来,陈设艺术师更能符合我的工作。”
陈励文
  实际上,通过陈励文此次获奖的作品——“上·下”,也不难看出陈设艺术涵盖范围的广泛性。据陈励文介绍,她的获奖作品“上·下”,意在承上启下,传承中国传统古旧家具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为了弥补传统家具在岁月洗礼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残缺、陈旧的情况,我以皮艺作为一个全新的的媒介,在古旧家具上重新装饰、搭配、组合包装,让它们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同时,也配合不同的空间,以营造不同的艺术氛围。”她介绍到。
  D陈设艺术将与空间密不可分
  从室内设计领域分支出来的陈设艺术设计,它们二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对此,采访中大家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陈设艺术设计同室内设计密不可分。
  吴宗敏对此明确指出,陈设艺术未来的发展要和空间接轨,空间设计与陈设艺术设计绝不能各做一个部分。“陈设艺术是一个配角,应该考虑如何做好‘绿叶’,让作为主角的空间更‘高大威猛’,更有故事情节,更有情节艺术。”吴宗敏认为,好的陈设设计师应该就是好的室内设计师。
  当然,崔华峰也认为,目前陈设艺术设计同空间设计不应该分得那么清,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崔华峰看来,做陈设艺术设计,一定要了解做空间的人的目的。因为有目的地去找东西,和遇到东西后,用美学的观念放进去,结果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思考,放在空间里的东西一定是要有目的,不只是为了美学而放进去的。空间设计不是停留在美学的表层这么浅显,它一定具备一定的功能。”崔华锋指出:“再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一个问题——空间里的东西,是从空间里长出来的,还是被放进去的。实际上,很多空间设计师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放进去的东西要同他的想法吻合。”
  此前一直作为室内设计师的广州市卡络思琪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邓丽司,对于陈设与空间的关系同样有着深刻的感触。她的项目保利公园九里E601样板间,获得了这次大赛的金奖。邓丽司介绍,该项目是以黑色、金色点缀蓝色,作为整体的颜色搭配。同时融入新亚洲文化元素,打造成较有文化底蕴的现代精英阶层的居住空间。“在这个样板间的方案里,陈设设计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其中我们想要突出的‘蓝调奢华’主题,更是依托陈设设计才能得以展现的。”在邓丽司看来,在这个项目中,正是因为陈设艺术设计同室内设计是同时完成的,才使得项目拥有了一体化的设计。“此次获奖让我感受到,陈设艺术对于室内设计整体效果的重要性,它让整个项目的完成度大大提升了。”她表示。
邓丽司
  邓丽司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本身是做室内设计,在此前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一直参与了很多有关陈设设计的工作,但并没有完全从事陈设艺术设计这一块的工作。但通过最近几年工作经验的累计和市场的不断细分,她感觉到陈设艺术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此,她说到:“实际上,我们比较自豪的作品,也都是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一起完成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整体效果的一个完美呈现。” 
  E陈设艺术应更强调原创、故事、环保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陈设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期间,原创性、故事性等元素,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崔华峰认为,陈设艺术未来发展遇到的一个最主要的门槛,就是原创性以及它有目的、有主题的方向。“所谓的原创性,不是为了原创而原创。因为我们进入一个空间,不仅要读得懂家具、器物,还是要读出这个空间的主题。如果没有主题,陈设艺术也很难走下去。”他指出。
  崔华峰所言的主题,实际上也就是故事。“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在空间中放的是物件还是故事。”在他看来,陈设艺术设计,最突出的一个功能,应该就是转述空间中的故事。“因为用建筑和空间的手段,去陈述一个空间里面的故事,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大家都清楚,如果用空间中的家具、物件去表述一个故事,这显然就更加直接。我相信,此次大赛获奖的优秀陈设艺术作品,一定也是让评委在评判的时候,读懂了故事。”
  对于故事性,邓丽司也是同样的重视。在她看来,随着人们对生活以及生活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客户的要求不但会针对视觉、触觉,更会发展成为情感体验上的要求。“对于崔华峰老师提到的‘故事性’的感受,我是非常认同的。”邓丽司表示,正因如此,自己也一再要求手下设计师,不要形而上学地去做一些形体上、造型上、拼凑上的设计。而应从故事性上面下手。“我认为,设计师就是一个故事性电影的导演,只是这场电影没有人,它是一个场景,通过一个空间来说一个故事。所以,我觉得陈设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应更多地从这个方面来考虑。”
  在原创性发展趋势方面,陈励文同样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随着市场对陈设艺术设计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家、设计师同独立的艺术家展开合作。未来,陈设艺术设计要表达的应该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效果,而不再追求过于雷同或者“千颜一面”的产品。“作为设计师或者陈设艺术师,我认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企业或设计师可能会更需要艺术家来为他们打造独树一帜的陈设艺术品,以此来体现艺术空间里独有的文化层次。而市场上单一的、雷同的艺术产品将不再能满足未来空间艺术的需求。”陈励文说到。
  除此之外,吴宗敏也特别指出,陈设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除了转向主题化、个性化之外,还会转型生态环保。“目前,我们很多的设计都不环保,其中包括油漆、材料的选用等环节,都存在很多不环保的材料。未来,陈设艺术设计的一定要是生态环保的。”
广东建设报记者:陈璐、谈健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21 粤ICP 备5696745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江湾新城B座1710房 电话:020-84126037 邮箱:1926140652@qq.com  技术支持: 星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