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由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戛迪奖”空间艺术设计邀请赛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展在广州安华汇盛大举行,现场坐满了来自广东的职业设计师与院校的准设计师们共300多人,一同见证了空间艺术设计的专业魅力。
颁奖典礼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欢主持,他首先代表协会及代表全体评委对本届大赛进行了回顾。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欢
本届作品评审工作因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由聚集式评审调整为云评审方式,评审过程由各评委远程独立完成线上操作本次评审。由协会副会长兼设计师分会会长谢英凯担任职业组评审组长,协会副会长许牧川担任院校组评审组长。两位组长按协会对选择评委的统一要求以及细分专业的配备需要,各自邀请评委组成职业组和院校组,并按照协会对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召集各自组员举行线上会议,统一评审共识和操作细节。在依据专业、公平、公正,以及创意与实例在同等情况下向实例倾斜这两个不变的原则之下,分类标准有所调整。
由于本次评审是大赛燃情焕新更名后的第一次评审,增加了空间设计类作品后评审标准随之相应调整,要求更高了,主要表现在:对空间设计类:审视主题空间所呈现的适用功能给使用者带来的舒适享受以及技术手法的运用。对陈设类和原创产品类:审视“软”与“硬”在空间中相辅相成趋于统一的依存关系和主题艺术效果。
随后,评比职业组组长谢英凯及院校组组长许牧川对相应组别作品进行了总结点评,对作品的整体较高的水平予以肯定。
▲协会副会长
兼设计师分会会长谢英凯
▲协会副会长许牧川
戛迪奖从2013年第一届举办至今,走过了八个春秋。从首届举办让陈设艺术设计作品在广东乃至全国有一个独立展现舞台的“陈设艺术设计邀请赛”的初心出发,到第二届打出“戛迪奖”品牌,再到本届的燃情换新,为了让“戛迪奖”更专业、更贴近行业发展动向而更名为“空间艺术设计邀请赛”,即在原有“陈设艺术设计类”和“原创产品类”的基础上,新增了“空间设计类”。整个演变是一个透过陈设艺术市场看到陈设艺术设计本质的思辨过程:陈设艺术的核心技术是“空间室内设计”。
历届以来,因大赛涉及的专业链长(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参赛范围广(职业、院校、省内、省外)、评委阵容强、评选规格高、参赛作品水准较高而广受业界肯定。征集数量每届呈上升趋势,本届参赛作品项目数1036项、展板数1464块,同比上届(第三届)分别增加了38.5%和37.5% 。
▲颁奖典礼现场
为了促进学习与交流,从第三届颁奖礼开始,颁奖礼开设了一个作品秀的环节。今年,一共邀请了五位金奖/院校组一等奖作品的设计者,现场展示、分享他们的设计技艺,并由邀请赛评委逐一点评现场点评,实现打造一场专业分享交流味浓厚的颁奖典礼。
最后,第四届“戛迪奖”空间艺术设计邀请赛颁奖大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赵健教授的总结寄语中圆满结束。
▲赵健教授
▲大合照
获奖作品展展期将持续一个月,欢迎广大设计师到场参观。
颁奖典礼开始前,职业组和院校组两位评委组组长及金奖作品获奖者分别接受了关于第四届“戛迪奖”的访谈。
协会副会长兼设计师分会会长,职业组评审谢英凯对大量的参赛作品表示欣喜。除了作品数量多之外,他认为这次参赛还呈现出硬装、软装同样重视的背景,以空间角度去考量。同时除了色彩、风格等角度,这一届评奖方向也有别于过往传统餐厅、酒店,跨界表现也是重要的获奖可能。这也是缘于现时如房地产类型的设计不再是单一传统,而是很多文化空间的融合,评审过程会根据商业和社会发展去互相评判。他期待未来更多的设计发声,比如现在很多的餐饮、茶饮、网红店的出现,促使体验式设计的进步。他希望戛迪奖考虑新增更多的宣传渠道吸引新型项目的加入,同时增加更多类别评奖,比如教育、医疗、养生等反映整个社会商业业态发展的项目。
▲协会副会长兼
设计师分会会长职业组评审组组长谢英凯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副会长,院校组评审许牧川对第一次参加评审有很深刻的感受。他认为本届参赛作品总体水平高,基本汇集了广东省相关专业的作品,从中能够看到学校在较好地推动设计理念的培养,设计价值观的引导,有别于早些年注重技能、技法的情况。同时也注重了系统性演绎,比较好地把握了时代的新趋势。因此学生也相应呈现了精彩的、拥有良好设计价值判断的作品。从院校组的作品情况来看,现在学生们也不仅仅注重设计效果和技能的炫酷,会更多地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趋势下一系列实际问题,甚至是批判性的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更多的设计探索,这也是评审过程中会关注的地方。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特别是大湾区的设计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协会副会长
院校组评审组组长许牧川
金奖作品获奖者林慧峰从获奖作品的起源讲起。他介绍这源于用一件装置介绍广州城市,帮广州设计发声,讲述广州的设计态度。他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广州没有本土文化,这是由于广州从宋朝开始受中原文化影响,同时广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也多受外来文化影响,在时代变迁中海外文化与中原文化彼此融合,造就了包容性很强的广州,而且由古至今各种文化元素非常丰富。
如何从中选取合适的进行设计表现呢?林慧峰坦言自己很喜欢也长期玩水上运动,于是他和团队思考以“珠江”为主题,从珠江涨潮退潮的现象引发了装置上下不同的表现形式。上面是透明如同水晶般引人注目,寓意着当代年轻人更向往外来文化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装置的下面则是厚重的金色做基底,一方面是让大家不要忘记文化首先需要殷实的基础去承托和包容,只有本土文化作为基础才能给予外来文化展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则劝喻大家要透过表面看到文化的本质,并且提供“窗口”和“触发点”引导和鼓励当代年轻人走近传统文化。
林慧峰认为,获得金奖最主要还是因为团队秉承用一种“归本”的心态去发掘广州文化的核心精神。
▲金奖作品获奖者林慧峰
颁奖典礼结束后,今日头条、新浪家居、腾讯家居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再次感谢各位评委对“戛迪奖”公益大赛的支持和无私的付出!
2021,第五届“戛迪奖”见!
感谢战略合作伙伴安华汇对本届大赛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