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GDA X 新浪家居联合主办
“出嚟倾”系列论坛
在广州设计周圆满落幕
这场不走寻常路的论坛
成为设计周上的网红
嘉宾在台上聊天(CHAOJIA)
主持人一言不合就cue观众上台PK
主办方还专门准备了酒
就等着大佬们酒后吐真言
无论偏见也好,偏激也罢
我们都希望以
不同的视角与观点
为更多的设计公司带来思考与启发
看似“神仙打架”
实则一招一式都是 “通关秘籍”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刚毕业的设计师都踊跃参加!在PK开始前,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会长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谢英凯简单地介绍了GDA。GDA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成立于广州,依托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而建立,汇聚广州知名设计机构及设计师,致力于推动广东设计发展,打造有态度、开放性行业交流平台。
话题1:大OR小,设计公司生存游戏
韦杰 卓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项目总监/设计总监
特邀主持人韦杰:很多刚刚创业的设计师可能会很困惑,自己的公司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或者小公司要不要发展成为大公司,其实我们今天的论坛嘉宾公司规模都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先请各位老师说一说各自公司的情况,平时都是如何运营的,以及大家认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更利于设计公司发展?
郭捷 广州燕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首席创意总监
我认为大小公司,不一定是要以规模大小来界定,还可以从经营范围的大小来界定。在比较狭窄的市场里,设计会细分的更强大,这是我们认为的大。我们是以小博大,把每件小的事情做到小、精、猛,但小公司的弊端,甲方提出苛刻的条件,他得接受。规模的大,数字的大,和领域的大的优点是有议价权,规模大,部门多,拥有别人没有的武器。另外个人能力有限的,设计公司老板精力也有限,把时间合理分配给专业的人合理执行,才能把公司做大,我们不需要灭霸,需要的是分工合作,让团队一起发挥优势,这样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何永明 广州道胜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设计师
对于郭捷说的议价权我不赞同,他们公司三百多人,疫情期间可能都睡不着觉,但我们几十号人,就算两年不接新项目我们都不愁,甲方大声说话,不交预付款我们可以不接,我们底气不在于规模,而在于设计本身。为了把作品做到极值,我们才把公司变小了。设计师就是拿作品讲话的,而不是比拼团队的规模大小。公司壮大后须标准化才能保证公司产出的产品,标准化会变成套路,变成机器,为每个业主、工程的思量,就会不可避免的减少。设计的产品是为客户提供的,为了标准化减少对业主、工程的考量,产品的价值何在?
于鹏杰 深圳矩阵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
我们公司也是从开始几十人,逐步扩到400多人将近500人,就连合伙人都有60个,我们就像是复仇者联盟,一起集思广益做设计。我认为大公司的优势在于,人多力量大,同时责任也大,当然这也意味着机会多,能够为小伙伴提供更好的事业想法,矩阵没想过做老大,想的只是如何做设计,如何为行业带来更多附加值。当然都说树大招风,矩阵自然成为别的公司挖墙脚的目标。我们的合作人制度分为两种,股份制和事业制,设计、软装、财务、商务、事业部的骨干都是合伙人,因为我们认为每一个部门都有创造效益的地方,例如矩阵的财务部,不仅仅是将钱放在公司户头,他们还会去做投资或其他增值项目。
郑铮 广州立品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公司今年成立刚好10年,现在人数规模50来人,其实在前3年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考虑规模问题,只是能生存就好,十几人的状态其实非常爽,当然今年思考了很多,人数对应市场增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一直所坚持的,还是上行下效,不刻意去扩大或者缩小。
话题2:流量为王时代设计娱乐圈化会成为常态吗?
吴焰超 新浪家居华南设计主编
特约主持人吴焰超:现在是流量为王时代,设计师要建立品牌形象或个人形象,就需要更多曝光与发声的机会,与娱乐圈一样,个人iP和流量是设计师的重要附加值,各位老师是如何看待设计娱乐圈化的现象?大家都去当明星还有时间搞设计吗?
谢英凯 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当明星当然是有好处的,就好像媒体的活动,首先选择的依然是有流量有话题的人物,流量大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这和娱乐圈的生态其实是一样的, 但是否应该去追求让自己变成明星?我认为不要刻意追求自己变成什么样,成为明星并不是一种目的。任何行业都一样,靠作品说话,就像有些老戏骨,并不是流量明星,但作品仍然能把他推到大众面前。
曾建龙 GID格瑞龙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这个话题很好,我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认真的娱乐,我不是网红,只是很认真做自己该做的作品。但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网红的设计师,一定是用作品来倒逼市场对你的认可。设计师成为明星没有坏处,最起码能为公司带来利益,很多人冲着“名气“找你做设计,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价值,服务好客户、品牌,并带来快速引流方式,除了设计做得好,还可以用个人IP驱动你所服务的项目,只要驾驭好自己,驾驭好标签就好,因为所有标签都是有保质期的,在保鲜期内好好运用。
戴家明 BEING时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我认为对于网红流量的追求,要看是以目的为追求,还是以结果为追求,心态是不一样的。把项目做好,把点点滴滴的事情做好,这个项目能够成功,能成为永恒,这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所以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话题3:花钱买流量,对设计公司而言是否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赵睿 纬图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每个买卖都是做生意,没有每次投都是对了,投钱做广告一样倒闭的,给钱一定能做好吗?不可能。一个人做很累,媒体帮助一起做,没有什么坏事,大家有更大的空间。安全是很好的选择。
曾国强 柏舍励创设计机构创始人/董事
如果媒体号、公众号都是明码标价做这个事情,学术的公正度、平台的标签就会发生问题。做广告花钱是对的。现在做大规模的公司,时代红利已经过去了。可是对于刚起步作品不错的新生代,收了设计费,还不足以支撑这个流量,而且如果没有带来转化的话,那对一些小型设计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我认为还是要先练内功。
陈建纯 广州市一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对房地产服务的设计公司来说,买流量是划算的,我理解设计其实范围挺广的,其中便有对应社会的服务,服务不应该停留在曝光或者欢迎的层面上。购买流量对应的是有商业的需求层面存在的设计,博物馆、文化类、专属定制的私塾,购买的流量不一定划算,因此应该遵从设计本身,更专业、纯粹去做。
谷腾 三谷设计(广州)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三谷设计创始人
买流量给谁花,给谁看的问题。如果是花钱买同行的流量买媒体的流量,这样是自娱自乐,但如果是买甲方的流量,这肯定是值得的,我们要先了解流量的受众的谁,当然真正的流量依然要用作品说话,甲方和社会是否认同,如果能够让甲方更多认知,那我认为这就是最有效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来看。
活动花絮
关于设计公司如何生存这样的议题,或许设计公司老板们私下都会探讨,像这样第一次把生存话题放在公众面前讨论,看似敏感,事实上也并非那么难以启齿,每个公司发展路径与规划各不相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能够为更多的设计师与设计公司带来启发,未来要怎么走,未来要如何活下去,我们不提供正确的答案,只提供解题的思路。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成为明星与否,无论买不买流量,我们相信,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拿出来广泛讨论,才能真正促进行业的进步,因为设计业在成熟,规则在改变,曾经我们所制定的规则,也终将被我们自己所打破,因为时间是流动的,人的思考也是如此。
未来,“出嚟倾”还会讨论更多的议题,带来更多通关秘籍,敬请关注!
精彩直播回顾点击下面原文链接:
https://live.leju.com/jiaju/gz/6740203288887104351.html
广州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 设计总监 、GDA会长 谢英凯
柏舍励创设计机构创始人/董事 、GDA副会长/秘书长 曾国强
广州立品品牌策划公司、GDA副会长 郑铮
广州道胜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设计师、GDA副会长 何永明
上海GID上海格瑞龙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监 曾建龙
ENJOYDESIGN创始人/创意总监、GDA副会长 郭 捷
三谷设计(广州)有限公司 总设计师 谷 腾
纬图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赵 睿
深圳矩阵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 于鹏杰
BEING时建筑创始人 戴家明
广州市一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GDA理事 陈建纯
广州卓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GDA副会长 韦杰
新浪家居华南设计主编 吴焰超
“出嚟倾” 是什么?
“出嚟倾”是粤语文化里面,朋友出来聊聊天的意思,我们希望这个论坛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有吐槽、有分歧、有欢笑也有收获,我们在不严肃的基调中,去讨论一些严肃的话题。我们支持互动,支持批评,在台上火花四溅时,台下观众也可以随时加入"战局",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不提供正确答案,只提供思考路径,欢迎大家一起"出嚟倾",让我们共同探索设计的明天~
GDA是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GDA一开始主要以室内设计师为主,未来会有建筑设计师和跨界艺术设计师。这个平台很年轻,愿意听不同的声音,对不同的话题进行有意思的探讨。所以GDA最终的宗旨是搭建泛界别的交流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协作,传承优良传统拓展世界。GDA是推动设计行业的创新与进步,未来有不同的品牌活动,包括“出嚟倾”、TOPTALK、自驾游、公益活动等,以促进设计师分会的发展。
分会秘书处专职人员联系方式:
何小姐18022396483(微信同号)
工作邮箱:318617002@qq.com
欢迎添加我们的公众号:
*图片来源:JACK嘉、JEFF
*视频来源:新浪家居、设计联